您当前的位置: 九游会旗舰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九游会旗舰冬季呼吸道疾病中医药诊疗—我们是专业的!

发布时间:2023-12-13 14:47:41    浏览:

  九游会旗舰近几周,全国多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,门急诊压力增大,儿科门诊量激增。目前,多种呼吸道病原体(流感病毒、肺炎支原体、新冠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、腺病毒等)流行,不少患者出现混合感染。为有效应对冬季呼吸道疾病,北大医院太原医院坚持中西医协同,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,中西医结合、中西药并用,中医药全程、全员、深度参与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工作,在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  为积极发挥中医药防治特色,北大医院太原医院院领导高度重视、全程指导推动,在北大医院张学智教授的大力支持下,在全市率先提出中医预防和治疗方案——2023年冬季呼吸道疾病中医药防治方案(试行)。

  中医可根据不同体质、病情、饮食、生活方式及气候等情况,三因制宜,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。涉及到超药典剂量,应当在中医医师指导下使用。

  【临床表现】恶寒,发热或不发热,无汗,头身疼痛,咳嗽,痰白,鼻流清涕,或纳差、腹痛、腹泻,舌苔薄白,脉浮紧。

  【基础方】祛寒清解方:荆芥10g、防风10g、苦杏仁10g、桂枝10g、葛根15g、羌活10g、柴胡15g、黄芩10g、藿香10g、苍耳子10g、白芷9g、炙甘草6g

  加减:咳嗽重加杏仁、枇杷叶;腹泻加川黄连、广木香;咽痛重加马勃、玄参、山豆根。

  【推荐中成药】根据病情辨证使用风寒感冒颗粒、荆防颗粒(合剂)、九味羌活丸(颗粒)、正柴胡饮颗粒、藿香正气胶囊(口服液)、鼻渊通窍颗粒等。

  【临床表现】恶寒,高热,头痛,身体酸痛,咽痛咽红,鼻塞流涕,口渴,舌质红,苔薄,脉数九游会旗舰。

  【基础方】炙麻黄6g、桂枝10g、羌活10g、生石膏30g(先)、黄芩15g、知母10g、赤芍15g、炙甘草6g、金银花15g、连翘10g

  【煎服方法】水煎服,每剂水煎400毫升,每次口服200毫升,1日2次;必要时可日服2剂,每6小时口服1次,每次200毫升。

  【推荐中成药】根据病情辨证使用感冒清热颗粒、金花清感颗粒、双清口服液、防风通圣丸、感冒疏风胶囊等。

  【临床表现】发热盛,咽红咽痛,咳嗽咯痰、痰黄九游会旗舰,喘促气短;或心悸,躁扰不安,口渴喜饮,舌红苔黄或灰腻,脉滑数。

  【基础方】炙麻黄6g、苦杏仁9g、生石膏30g、鱼腥草15g、葶苈子10g、知母10g、芦根30g、浙贝母10g、金银花15g、青蒿15g、北沙参15g、生甘草6g

  【煎服方法】水煎服,每剂水煎400毫升,每次口服200毫升,1日2次;必要时可日服2剂,每6小时口服1次,每次200毫升。

  加减:持续高热,神昏谵语加安宫牛黄丸;抽搐加羚羊角、僵蚕、地龙等;腹胀便结加大黄、枳实。

  【推荐中成药】根据病情辨证使用连花清瘟胶囊、蒲地蓝消炎片、清肺抑火片(丸)、痰热清胶囊、止咳橘红丸、蓝芩口服液、羚羊清肺丸、牛黄清肺片等。

  【临床表现】高热,咳嗽,口渴,胸闷憋气,喘促气短,烦躁不安,甚者神昏谵语,咳嗽或咯血,大便不通,舌质舌绛,苔黄,脉数或细数。

  【基础方】生石膏45g、知母10g、水牛角30g、赤芍15g、竹叶10g、丹皮15g、玄参9g、金银花15g、连翘15g、苦杏仁9g、瓜蒌30g、生大黄10g

  【煎服方法】:水煎服,每剂水煎400毫升,每次口服200毫升,1日2次;必要时可日服2剂,每6小时口服1次,每次200毫升。

  【推荐中成药】根据病情辨证使用安宫牛黄丸、至宝丹(丸)、六神丸、宣肺败毒颗粒等。

  1.退热:针刺:十宣穴、大椎穴、曲池穴、合谷穴、少商穴、鱼际穴。擦浴:柴银酒精擦剂(处方柴胡、葛根、金银花、防风、玄参、蒲公英、石膏、羌活、僵蚕等)。

  2.耳穴疗法:用于咳嗽症状者。取咽喉、气管、肺、三焦、对屏尖,5个穴位进行压丸。王不留行籽贴压,每3日贴1次,每2次后休息1日,双耳交替压贴。

  3.穴位敷贴:用于咳嗽症状者。药物:寒性咳嗽用药(炒白芥子、延胡索、甘遂、细辛),热性咳嗽用药(白芥子、延胡索、甘遂、黄芩、桑白皮)按适当比例共研为细末,生姜汁调制成直径为2~3cm、厚度为0.5cm的药饼。操作:将药饼放在贴膜内,贴于双侧定喘、肺俞、膏肓穴,固定。每次敷贴时间为1~2小时,2~3日重复1次。

  【体质特征】平素易咽痛,口干,或喜凉饮,大便偏干,小便黄且量较少,睡眠较差,自我感觉容易上火,舌质红而干,苔黄。

  【推荐预防处方】金银花10g、太子参15g、麦冬10g、南沙参10g、连翘10g、甘草5g。

  【煎服方法】1/3剂量代茶饮;或每剂煎熬药液约450ml,成人每次口服150ml,三餐后温服,忌辛辣、香燥,连用3日~5日。

  【体质特征】平素怕冷,乏力,困倦,口不干,食用寒凉生冷食物易胃脘不适或大便溏泄,小便清且量较多,舌质淡,苔白。

  【推荐预防处方】黄芪10g、炒白术10g、防风10g、苏叶10g、藿香10g、甘草5g。

  【煎服方法】1/3剂量代茶饮;或每剂煎熬药液约450ml,成人每次口服150ml,三餐后温服,忌生冷,连用3日~5日。

  【推荐处方】藿香10g、银花10g、炒苍术10g、苏叶10g、白豆蔻(后下)10g、黄芪10g、薏苡仁15g、木香5g代)、炙甘草5g。

  【煎服方法】1/3剂量代茶饮;或每剂煎熬药液约450ml,成人每次口服150ml,三餐后温服,忌油腻,连用3日~5日。

  【体质特征】此类人群一般饮食、二便、睡眠均正常,平时无不适,对疾病具有较强抵抗能力。仅给予小方代茶预防即可,不需服药,主要注意生活起居调摄。

  【通用预防处方】健体抗感茶方:莲花3g、薄荷3g、苏叶3g、党参3g、生甘草3g,代茶饮。连用3日~5日。

  1)熏蒸处方:艾叶20g、苍术30g、藿香30g、石菖蒲20g、佩兰20g、贯众20g、青蒿30g、大青叶30g。

  【使用方法】方法一:共研细末,放入陶瓷等耐火器皿中点燃烟熏,每次30分钟,每日1~2次。方法二:有呼吸道敏感或不耐烟熏者,上方加水1000~2500ml,冷水浸泡10~30分钟,小火慢煮30分钟,浓缩药液150ml。使用时在室内进行,将熏蒸方药液加入家用空气加湿器中熏蒸或者在锅中持续蒸煮挥发,每日1~2次。

  2)佩戴香囊处方:苍术10g、藿香10g、艾叶10g、丁香6g、石菖蒲10g、木香6g、花椒3g。

  【使用方法】共研细末,装于布袋中,挂于室内,或随身佩戴。(注:过敏体质者及孕妇慎用)。

  【通用推荐处方】桑叶3~6g、大青叶3~6g、防风3~6g、芦根6~10g、炒薏苡仁10g、炒山楂3g、陈皮3g、生甘草3g。

  【煎服方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,3~6剂一疗程。3岁以下:每次20-30ml,一日2次;3~6岁,每次50ml,一日2次;6~14岁,每次80~100ml,一日2次;14~18岁,每次100~150ml,一日2次。

  【临床表现】起病急,高热,无汗,身痛,咽痛,流涕,咳嗽,纳差,恶心欲呕,大便干;舌红,苔白厚或黄厚腻,脉浮数;退热后咳嗽迁延不愈。

  【基础方】银花10g、连翘10g、黄芩10g、苍术6g、生石膏15g(先煎)、 芦根15g、藿香10g(后下)、牛蒡子6g、薄荷5g(后下)、陈皮6g、生麦芽9g

  【煎服方法】每日一剂,水煎或颗粒剂九游会旗舰,餐后口服:3~6岁,每次50毫升,一日2次;6~14岁,每次100毫升,一日2次;14~18岁,每次200毫升,一日2次。

  【中成药】可辨证选用小儿感冒颗粒、小儿豉翘清热颗粒、金莲清热泡腾片、芩香清解口服液、小儿柴桂退热颗粒、小儿热速清颗粒等。

  【基础方】炙麻黄3g、苦杏仁6g、生石膏20g(先煎)、桑白皮10g、炒黄芩6g、枳实10g、前胡10g、鱼腥草10g、瓜蒌10g、冬瓜仁15g、生甘草5g。

  【中成药】可辨证选用儿童咳液、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、肺热咳喘口服液、小儿咳喘灵口服液、开喉剑喷雾剂、金振口服液等。

  用于咳嗽症状者。药物:白芥子、桃仁、甘遂、黄芩,按适当比例共研为细末,生姜汁或温水调制成直径为3~4cm、厚度为0.5cm的药饼。操作:将药饼贴于双侧定喘、肺俞穴,固定。每次敷贴时间为8-10分钟,每日使用1次,5日1个疗程。敷贴时间可根据患儿皮肤敏感程度适当调整。

  将中药苍艾防感散(苍术、艾叶、佩兰、广藿香、丁香按等份比例组成)制成香袋药包装入布袋,白天佩戴儿童胸前(近膻中穴),夜间置于枕边。香袋药包每周更换1次。(过敏体质儿童慎用)

  注意:若咳嗽气喘、胸闷胸痛加重,呼吸频率过快或呼吸困难、嗜睡等症尽快到医院就诊。

  中医科成立于1972年,是“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”。在首批山西省名老中医刘智教授的引领下,科室正逐渐发展壮大,技术力量日趋雄厚,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。

  2023年2月,中医科成功入选山西省“十四五”中医优势专科重点建设项目,同时积极申报中西医协同“旗舰”医院建设试点项目。中医科采用传统中草药、中药协定处方、多种独具特色的针法、灸法、火罐、穴位贴敷等20多种中医药方法,“系统辨证,综合治疗”内、外、骨、妇、儿、神经、皮肤、耳鼻喉等相关病证。

  中医综合内科以中医“免疫-体质”平衡调治为学科特色,探索梳理出了多个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病(专科)临床诊疗规范。综合内科病房以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颈肩腰腿痛症、风湿免疫病、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、心脑血管病、呼吸系统等中医内科常见病、多发病为主,还兼顾中医脑病康复、失眠、神经性头痛、焦虑、便秘、消化性溃疡、结肠炎、慢性肾炎、女性月经不调等适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疾病;开展的中医药膳食及适宜技术对疾病康复期、亚健康状态的调理亦独具特色。

友情链接